|
“阿可大”的收藏會“說話” 二維碼
37
發表時間:2021-11-12 17:01 “收藏是對祖先歷史遺物的尊重,是對中華民族歷史血脈的傳承。通過文物古玩的研究和論證,可以讓我們矯正錯亂,領略歷史原貌,品味藝術和文化價值,推動現代工藝的創新發展。” ——烏云格日勒 “阿可大”是一匹收藏界的“駿馬”。 這匹“駿馬”會說話,能讓歷史的煙云穿越流逝的塵沙,呈現眼前。 烏云格日勒,就是令這一匹“駿馬”獨立特行的牧馬人。 收藏家烏云格日勒,有著令她驕傲的家世。 她的爺爺是個開明貴族,清代蒙古貴族二等臺吉,扎魯特旗孛兒只斤氏,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后裔。日偽統治時期,她的父親丹巴仁欽編寫了蒙漢詞典,為促進蒙漢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曾經支持兩個兒子參軍,雙雙走上革命道路。他的長子梅吉,在解放戰爭中英勇犧牲,其烈士墓碑矗立在烏蘭浩特革命烈士陵園。他的次子丹巴仁欽,即烏云格日勒的父親,17歲就參加了革命,是內蒙古騎兵老三團戰士,因作戰英勇,后被晉升為團級干部。 圖:烏云格日勒女士在辦公 1957年出生于呼和浩特市的烏云格日勒,有著令她心悸的坎坷。 1971年,丹巴仁欽被打成內人黨入獄,14歲的烏云格日勒隨著家人,被下放到老家扎魯特旗格日朝魯蘇木哈單艾里嘎查。她的大哥賽音巴雅爾,被下放到烏蘭察布盟。其間,他們吃盡了酸甜苦辣。 1979年12月19日,父親被平反。之后,全家人回到了呼和浩特市,團聚在一起?;睾艉?,烏云格日勒進入政府部門從事漢文打字工作。后來,分別被調入消防大隊、公安局工作,直至2008年10月退休。 退休后的烏云格日勒,綻放了收藏的青春。 因其祖輩出身貴族,傳承下來很多精致的飲食器皿、首飾和服飾等。她從小就對這些古香古色的小物件很感興趣。老人們離世后,這些遺物都被她精心保存下來。退休后,烏云格日勒全身心投入到文物收藏之中。她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把這些國寶完好無損地傳承下去,留給后人。 十余年來,她奔波于全國各地,和兒子高峰一道,到各地文物館查找資料,研究文物歷史,掌握了文物方面的專業知識,對古董和文物的鑒賞能力一天天提高??科綍r的積累和豐富的閱歷,她開始去粗留精,補缺拾珍,為自己的收藏定級建檔。直至后來,她可以“慧眼識珠”了。 在收藏的過程當中,烏云格日勒發現,“以文物養文物”是一條極不可取的路徑。 必須把收藏精品全都保存下來,讓更多的人欣賞并領略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與魅力,同時增強文物保護意識和自覺性——她這樣想。 為此,每搜集到一件文物,她都要詳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好讓每一件文物都“說話”。 這讓她成為了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 圖:烏云格日勒女士與長子高峰在藝術館前合影 2018年10月10日,烏云格日勒在通遼市注冊了“阿可大文化傳承有限公司”,并出任公司總經理。在通遼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在科爾沁文化創意產業園成立了“阿可大藝術館”(博物館),以“保護、傳承、研究、弘楊”為宗旨。 阿可大是(ahta)蒙古語,意為“駿馬” 圖:明成化雞缸杯 圖: 明成化花口紅胎薄碗 阿可大藝術館展館總面積1600平方米,共三層。館內現有展品六百余件,設7個展廳,分別為“錢幣展廳”“元青花瓷器展廳”“字畫展廳”“紅樓夢展廳”“元遼金西夏精珍展廳”“古代速珍展廳”“明成化瓷器展廳”。 圖:紅色展品 圖:第一套人民幣 目前,該館正在建設“紅色文物展廳”。 2018年世界“魚眼”節期間,該館接待了來自6個國家的六千余人的參觀隊伍。該館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各種展覽,其展品“明成化雞缸杯”“明成化花口紅胎薄碗”“明成化萬字雞缸杯”等榮獲金獎,在上海、北京、開封、香港、深圳等地多次被特邀出展珍品。 清代畫家孫溫所畫的《紅樓夢》,畫冊共8本、冊頁1本,人物有三千余,是該館收藏的國內外唯一完整的《紅樓夢》畫冊。 圖:錢幣 圖:百米畫卷 該館還藏有“第一套人民幣”,并出版了《第一套人民幣研究》一書。 從開館到現在,共接待各級各部門各類團體及散客三萬六千余人次。 為了講好文物故事,她不惜重金聘請了的專業的員工、講解員,包括各種維修費用,每年開支一百多萬元。 她說:“重視文化,重視文物,重視古代遺存,就是讓中華精神代代相傳。重拾中華文明的偉大精神,就得從歷經千難萬苦的歷史長河中找到民族強大的力量,就得從遺存的古代文化藝術品中找到民族的自信。讓收藏品‘說話’的過程,就是我們學習歷史和思想升華的過程?!?/span> 烏云格日勒的努力,使得收藏者的勞動擁有了新的價值,她也由此而獲得了行業的認可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文章分類:
特別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