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資料
   
查看手機網站
其他帳號登錄: 注冊 登錄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

副標題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8: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聯系方式
400電話:18515632678
投稿郵箱:417678329.qq.com

就碳達峰碳中相關問題采訪農牧廳副廳長趙永華和李志根

 二維碼 62
發表時間:2021-11-12 16:47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此事也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和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近期蔬菜及一些農產品價格的上揚,內蒙古政協委員、中國觀網華北區總裁郭曉東再次采訪了內蒙古政協常委、農牧廳副廳長趙永華,內蒙古政協委員、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李志根同志。


圖片1.png


郭曉東:現在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對碳達峰碳中和提出了好多觀點,如發展光能風能等新能源,火電廠技改等多種觀點,回收工業二氧化碳在農業上利用,對這些觀點您是怎么看的?

趙永華:中央提出碳達峰碳中和大家都在想辦法實施,這是好的。但對每一種觀點都要客觀看待,對這么重大的戰略問題,單純的哪個措施都不會很好解決,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如火電廠技改,肯定有效果,但科技進步是個漫長過程,不可能短期內解決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再比如,發展光能方向是對的,但也有限制因素,由于大家都去發展,已引起光伏板的大幅度漲價。同時,僅靠這些措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5%,2060年實現碳中和肯定是難以實現的。而回收工業二氧化碳在農業上利用,“變害為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不僅能很快大量消減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對農業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能夠全面促進農業生產的大發展。


圖片2.png



郭曉東:現在人們都想需要農藥少品質又好的農產品,實施回收工業二氧化碳在農業上利用的農業碳中和能在這些方面起到哪些作用?

趙永華:農作物營養不平衡,特別是缺少營養物質抗病蟲害能力就弱,就容易患病?,F在作物所需要的水、氮磷鉀等營養物質基本上能滿足,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二氧化碳嚴重不足。作物適宜的二氧化碳濃度為1000一1400ppm,現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為400ppm,光照好時作物周圍二氧化碳濃度僅為200ppm多點,溫室大棚中有時還不到200ppm。荷蘭蔬菜出口量很大,歐盟等對農產品農藥殘留要求是非常嚴格的。荷蘭通過燃燒天然氣給溫室增施二氧化碳,蔬菜等農產品不僅產量高,而且農藥用量少。從我們多年的實踐及科研人員的實驗看,增施二氧化碳能減少農藥50一60%,甚至有的作物就不用農藥了。增施二氧化碳農產品干物質含量和含糖量能增加20一25%,口感好,味道好。同時因為解決作物生長二氧化碳不足的碳饑餓問題,產品色澤光亮,顏色濃綠,水果及果類菜果型周正,無畸形果。實施農業碳中和戰略,就能夠讓消費者吃到農藥少口感好的農產品。


圖片3.png


郭曉東:現在大家都說用有機肥、農家肥的農產品好吃,用化肥的不好吃,這是為什么?

趙永華:這是因為有機肥、農家肥被細菌分解后產生了二氧化碳,被作物吸收等于為作物增施了二氧化碳。我們在農田里看到,凡是堆過農家肥的地方留下的農家肥多,作物長的又高,顏色是黑綠的健壯色,沒有堆過農家肥的地方作物低矮,顏色黃綠。提倡使用有機肥一方面是作物長的好,產量高,產品品質好。另一方面會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地肥力。需要說明的是:作物吸收氮磷鉀等肥料是吸收離子狀態的,有機肥中的氮磷鉀與化肥中的氮磷鉀是一樣的,沒有什么區別的。


郭曉東:增施二氧化碳對農產品價格上揚有什么影響?

趙永華:價格問題說到底是個供求關系問題。我國由于人口多,又要保護生態,所以糧食及一些農產品需要進口去滿足消費,而且進口量也是比較大的。習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一定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飯碗里一定要裝中國人自己生產的糧食。

據資料介紹,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家農場做了多年的試驗證明:增施二氧化碳在作物生長旺盛期和結果期效果最為明顯。在這兩個時期增施二氧化碳,蔬菜增產90%,水稻增產70%,高粱甚至增產200%。從我們多年實踐看,蔬菜增產90%是完全能夠達到的,有的品種還要高點。如番茄,不增施二氧化碳基本上是結5盤果,增施二氧化碳可以結10幾盤果。荷蘭、加拿大溫室番茄畝產量是7一8萬斤,一茬生長10個半月,結10幾盤果。我們溫室種番茄,一茬5盤果,一年種兩茬畝產也就2一3萬斤。增施二氧化碳后能結10幾盤果,產量也就能達到這個水平。高粱和玉米的特性差不多,我們今年在大田玉米地增施二氧化碳,盡管是第一次搞,但增產一倍差不多。我們在馬鈴薯地增施了10次二氧化碳,增產18%。馬鈴薯在整個生長期可增施70天左右,增產幅度也會很大的。從理論上講,所有的作物都可以增施二氧化碳,而且在一定范圍內二氧化碳濃度高增產幅度也大。我國全面推行回收工業二氧化碳在農田里使用,我國的糧食完全能夠自給,農產品也會極大豐富,只要流通渠道暢通,農產品供給也會是充足的,大家也就不擔心漲價了,同時,回收工業二氧化碳的量也是充足的。

郭曉東:好多人擔心大田增施二氧化碳會跑到空氣中,如何避免?

趙永華:我們過去沒有在大田使用也是這個擔心。今年在玉米地增施后覺得完全可行。首先,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放干冰或通過滴灌管道通入二氧化碳,它會在地表流動,慢慢地向上擴散。第二,作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氣孔絕大部分在葉子的背面,在向上漂移的過程中被吸收掉。據測試:在二氧化碳排出口濃度是2000ppm,到1米高時為600ppm,到1米半高時為380ppm,和空氣中的相近,這就是說二氧化碳沒有向空氣中排放。再者,我們是回收工業二氧化碳進行利用,如果不去回收,那就是百分之百排到大氣中?;厥蘸罄?,一般不會排向大氣中,即使是排到大氣中百分之幾,那百分之九十幾是被利用了。再說用錢購買的二氧化碳,跑了就是把錢跑掉了,用戶會很小心的。當然,也有個使用方法問題,如必須是有太陽,也不能缺水,用量也要掌握好。

郭曉東:作物增施二氧化碳對化肥在土壤中的殘留量有什么影響?

趙永華:作物地上部分和地下根系是平衡的,地上部增長了一倍,地下也會增長一倍多。增施二氧化碳后,地上部分增長了,地下根系密度深度就會增加?,F在我們化肥的利用率是30%,根系多根系深對化肥的吸收量就會增加,損失量就會減少,殘留在土壤中的化肥也會減少,也就是化肥的面源污染會減少。再者,根系留在土壤中腐爛后就是土壤有機質,根系量越多形成的有機質越多,土壤越肥沃,生產能力也就越高。


圖片4.png



郭曉東:怎樣看待家庭儲存糧食、蔬菜等農產品的問題?


李志根:過去有條件,家庭儲存的糧食、馬鈴薯、蔬菜都很多?,F在沒條件了,家庭儲存的食物少了。但是我覺得家庭儲存一些糧食蔬菜等食物是必要的。一方面,現在是有專門的企業去儲存,秋季收儲的糧食、馬鈴薯、菜果多,資金、儲存能力等方面壓力很大。如果家庭儲存少點食品對家庭壓力不大,但對收儲企業資金回籠,減輕儲存和資金壓力意義很大。我們用了二氧化碳后的農產品質量好,干物質含量高,更容易儲存和保證儲存質量。

我們堅信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深入推進循環經濟,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科學行動指南。

網站名片.jpg

文藝網自宣.jpg


文章分類: 特別推薦
分享到: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好想被狂躁A片免费视频无码|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漏水| 久久精品亚洲AV无码四区|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女人私密紧致水多| 偷窥丶妓女丶自由丶L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