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屆《中國詩》草原詩會燃亮清水河大美詩情 二維碼
4337
發表時間:2020-09-02 20:26來源:內蒙古文藝網 (融媒體報道)2020年8月29—31日,“黃河與長城的交響”——第四屆《中國詩》草原詩會,在內蒙古清水河縣隆重舉辦。趙奇偉、高旭旺、彭進、陸子、竹雨、田彬、錫林巴特爾、趙劍華、張世超、劉雅青、云清、劉海豹、馬炳蔚、張麗娟、韓永賓等來自全國各地的30余位詩人,深入老牛坡、老牛灣自然與人文景區,參觀采風、思考創作,帶動和掀起了一股新鮮的詩歌熱潮,燃亮了清水河的大美詩情。 本屆詩會由中國網絡詩歌學會、《中國詩》雜志社、內蒙古通俗文藝研究會、大河詩刊社聯合主辦,呼和浩特市文聯、內蒙古藝旅文旅公司承辦,清水河縣文聯、內蒙古清河文旅公司協辦。 (圖:“老牛坡,牛不牛?”——“牛!”) 詩會開幕式:精彩紛呈,情誼綻放 8月29日晚,詩會開幕式在清水河縣隆重舉行。清水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德明出席開幕式并致歡迎詞。他代表縣委縣政府,熱烈歡迎《中國詩》草原詩會首次走進清水河,歡迎全國各地詩人蒞臨清水河采風創作。他概要介紹了清水河的自然地理、人文風貌和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發展情況,深情描述了清水河的獨特魅力,期望詩人們靈感綻放,用詩情譜寫黃河與長城的詩意交響。 (圖:清水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德明致歡迎詞) 主辦方代表、中國網絡詩歌學會會長兼《中國詩》雜志總編趙奇偉、內蒙古通俗文藝研究會主席趙燕強、大河詩刊社社長兼主編高旭旺,承辦單位領導、本屆詩會組委會執行主任、呼和浩特市文聯主席云巧堂女士先后致辭。接著,由主辦方向承辦、協辦方分別贈送了紀念品。 (圖:開幕式致辭。依次為趙奇偉會長、趙燕強主席、高旭旺主編、云巧堂主席) ?。▓D:趙奇偉會長、趙燕強主席、云巧堂主席,代表主辦、承辦方贈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高佃亮先生的蔚縣剪紙作品) (圖:趙燕強主席代表主辦方贈送內蒙古文聯原副巡視員奧奇先生為本屆詩會撰寫的書法作品《敕勒歌》) (圖:內蒙古作家協會原常務副主席、秘書長田彬先生贈送書法作品) (圖:趙奇偉會長代表主辦方贈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高佃亮先生的蔚縣剪紙作品) (圖:大河詩刊社社長兼主編高旭旺贈送書法作品) (圖:贈送神馬畫家楊志剛先生的奔馬圖) (圖:向協辦方贈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高佃亮先生的蔚縣剪紙作品) (圖:向協辦方贈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高佃亮先生的蔚縣剪紙作品)
開幕式結束后,田彬、高旭旺先生還現場書寫了二十余幅書法作品,表達了兩位前輩詩人對詩會的祝賀之情。楊德明部長也即興揮筆,為詩會點贊。 (圖:書法創作現場圖) 老牛坡采風:共賞紅色與綠色的合唱 8月30日,代表們前往清水河老牛坡采風。老牛坡位于長城腳下的內蒙古清水河縣,山西偏關縣、平魯縣兩省區三縣交匯處。村前有一座山,名曰青龍洞山,遍植人工林,樹木參天蔽日。村里建有老牛坡革命紀念展館。 詩人們登上青龍洞山時,正值雨霧蒙蒙。遙望南天下的山嶺,古老的明長城已完全隱入仙境之中。正當詩人們舉起鏡頭,瘋狂拍照之際,奇跡出現了,濃霧漸變輕紗,長城的身姿蜿蜒而現,仿若一條睡醒的長龍,伸展起連綿的腰肢,引起一陣驚嘆。 (圖:聆聽老牛坡的故事) 下山之后,大家參觀了老牛坡展館。老牛坡被譽為引領華北革命斗爭發展的一面旗幟,這里記錄了抗戰時期綏遠、山西交界地區成立的最早農村黨支部的光輝事跡。革命星火,依稀閃爍,令人動容。 (圖:觀展) 高端講座:揭示詩歌的藝術魅力 下午,詩人們聆聽了高旭旺老師的詩歌專題講座。高主編對詩歌的魅力進行了透徹的分析,揭示了詩人的特質與高質量詩歌的共有特征。指出,打開內心、人與詩融合的生命體驗,才是實現語言生動感和靈魂再生、精神還原的必由大道。這是詩人修行的歷程,也是個人化寫作升華為個體化創作的詩歌精品的誕生過程。他鼓勵詩人們,不斷進行內心的整理,實現“干凈、放下、轉身”的質變。講座內容和觀點,精準犀利,給詩人們以深刻的啟發。 (圖:高旭旺老師作詩歌專題講座) 冰棠莊園:難忘的詩情之夜 講座結束后,詩人們趕往老牛灣景區附近的冰棠莊園采風。這里的兩千畝海紅果基地,引發了詩人們新奇的靈感。當晚,清涼的細雨,連綿不斷,但絲毫未阻隔詩人們的激情,晚上,舉辦了“清水河詩情之夜”朗誦會。莊園駐地門口,熊熊旺火在跳動,清凈如河的夜空下,一首首詩意的交響在回蕩。劉雅青、趙劍華、劉海豹、韓永賓、張世超、趙奇偉等詩人先后登臺朗誦。清水河本地詩人也紛紛一展風采。 (圖:冰棠莊園創作基地夜景) 老牛灣采風:聆聽黃河與長城的交響 8月31日上午,詩人們來到老牛灣黃河大峽谷采風。雖然正值無水期,但其壯觀奇異的雄姿,依舊震撼著詩人們的心靈。峽谷對面山西境內的斷崖之上,古老的望河樓原貌依舊;斷崖下,巨大的幾字灣,氣勢恢宏。黃河與長城的碰撞與交響在此絕美上演。 (圖:老牛灣采風) 為創作基地頒授牌匾 中午,舉行了創作基地授牌儀式。趙奇偉會長、趙燕強主席代表主辦單位,分別向協辦單位、內蒙古清河文旅公司和冰棠莊園頒授了創作基地牌匾。蘇龍、石瑾濤先生代表各自協辦單位,接受了授牌,并發表感言。下午返回呼市途中,大家觀賞了呼和塔拉草原。晚上舉辦了總結會。 (圖:頒授創作基地牌匾合影) 《中國詩》草原詩會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本次詩會,旨在積極貫徹落實《內蒙古重大主題文藝精品創作指導意見》精神,在喜迎自治區成立七十三周年之際,以“詩歌草原”的形式大力宣傳草原和地域文化之亮麗風景線,增進全國名家與內蒙古詩人的交流,傳播草原和地域特色文化,繁榮詩歌創作,打造草原詩歌與首府文旅活動新品牌。 詩會將地域自然與人文風貌采風、紅色圣地和本地文旅企業參觀相結合,內容豐富,富有特色。也同時呈現了區外名家引領、呼包鄂烏經濟文化圈代表性詩人勝利會師的亮麗風景。詩會期間,代表們還前往清水河陶藝文創產業園進行了參觀。詩會由張世超詩人全程主持。 本屆詩會的支持單位有:內蒙古天皓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博煜農林牧開發有限公司,內蒙古藝旅文化旅游開發公司,貴州特醬古酒有限公司,《內蒙古畫報》(文旅版)編輯部,內蒙古罕格爾傳統蒙古火鍋店,內蒙古罕格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內蒙古文藝網,中國風廣告文化傳媒公司,河北蔚縣名家剪紙藝術品商貿公司等單位。詩會總結會上,詩人王亞特意趕到現場,贈送了30本自己的詩集《丙申詩稿》。 《中國詩》草原詩會,已歷經四屆,近200位詩人蒞會,創作了千余首草原地域文化元素與內涵的詩作,品牌效應日益凸顯,持續得到社會與媒體的關注。(張世超/文 逯全中、包云龍、何堅雄/圖;責任編輯:竟宏)
文章分類:
特別推薦
|